深圳光明新区滑坡事故失联人员上升至59人 丹棱县水果产业的技术水平、种植规模都已处于较高水平,但没有自己的品牌,好果子卖不上好价格,助农增收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没有打通。兼职宿场村“第一书记”的县农林局局长赵进发现问题后向县委、政府提出以“不知火”桔橙为龙头的丹棱水果品牌营销战略。从去年开始,县委、县政府连续2年举办“不知火”大比武,主要领导带队到成都、北京“叫卖”,丹棱“不知火”的知名度迅速提升,今年“不知火”价格一路飙升。“不仅仅是对法制化,这是建立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,因为他方方面面,对经济发展的规范化程度,对于人的诚信建设,都有非常大的影响,标准不同会引发混乱,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引发全面影响。”竹立家称。 五、欢迎群众投诉和举报。按照有关举报奖励办法,对必发888官网登录予以奖励,并依法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及安全。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小组办公室举报中心的举报网址为www.shdf.gov.cn,举报电话为12390和010-65212870、65212787;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举报网址为net.china.com.cn,举报电话为12377,举报邮箱为jubao@china.org.cn;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举报网址为www.12321.cn,举报电话为010-12321,举报邮箱为abuse@12321.cn;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的网址为www.cyberpolice.cn。新华社武汉6月14日电(记者 袁志国)在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,近几年来连续干旱,老百姓无水抗旱忧心不已,而国家资金投入建设的200余处机井、泵站却悠闲地晒着太阳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当地通过查摆问题,让这些“摆设井”开始起死回生,成为今年抗旱的有生力量,群众终于享受到实惠。 2013年,是襄州区连续干旱的第4个年份。7月,峪山镇袁店村的两口机井竣工,但村主任罗言清高兴不起来:一边是水稻在干死,一边是机井不通电成了摆设,实在让人闹心!村里老百姓也急了,打政府热线投诉:井打好了,咋不出水呢? 襄州是湖北省产粮大县,产量居全省前三位,但这里也是有名的“旱包子”,抗旱是每年的头等大事。据介绍,去年与抗旱用水有关的群众上访,全区发生了几十起,其中井电不配套是一个突出问题。 为什么会这样?今年春节前后,当地组织调查小组逐村摸底,结果令人吃惊:机井与电力不配套的有149处,泵站与电力不配套的有52处,共影响全区10个乡镇20万亩耕地,其中“摆设”最久的机井竟已有5年。区水利局局长林广才说,上亿元的资金不仅没有发挥效益,而且造成负面影响,群众认为是政府在搞形式主义,做个样子罢了。 罗言清说:“去年大家都有怨气,本来指望井水的,谁知道指望不上,水稻还是干死了,这样的摆设井不如不建。” 据介绍,这些水利设施是襄州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的国家项目,涉及发改委、国土、财政等多个国家部委。林广才说,这些遗留问题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,包括项目预算资金不足、与供电部门沟通不够等因素。 惠民工程变成了伤民心的工程,怎么办?区委书记王宇华说,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,一定要到田间地头来检验。 很快,当地开始研究解决机井、泵站与电力不配套问题。在调研中,王宇华向村民道歉:“是我们官僚主义,与村镇沟通不够,工作做晚了!”今年4月,襄州区决定拨出2600万元专项资金,分两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并要求今年解决的100处必须在夏收结束前完成。 当地供电部门迅速抽出三分之二的施工队伍,开始进村架杆走线。34天后,这个困扰多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打通了。 这一次罗言清真的高兴了,去年望着机井发愁,而现在却完全不一样。前几天刚刚架设好的变压器,离机井只有几米之遥。推开井房房门,轻轻将电闸往上一推,轰鸣声便响了起来,一股地下水流从管道中涌向灌溉渠。 机井通电后,袁店村已抢种了40多亩水稻。罗言请告诉记者,有了这股水,村里很多田地可以不种玉米而改种水稻,水稻产量高,一亩收入有2000多元,但玉米只有700多元,效益相差很大。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,今年襄州仍将面临干旱少雨的天气,目前全区8个大中型水库中有3个干枯(水位在死水位线下),131座小型水库中60%以上干枯,但当地表示今年有信心迎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。 据介绍,除了100处机井、泵站的通电工程可以惠及数万亩耕地外,今年襄州区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溉渠淤积、失修等问题进行了治理。到目前,共投入1.45亿元,组织劳力90万人次,完成渠道疏浚清淤整治704公里、泵站机井维修301处等,通过这些农田水利工程,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,新增旱涝保丰收面积5万亩,恢复灌溉面积10万亩。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,制度建设只有进行时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通过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。在“十二五”即将收官、“十三五”大幕将启的重要节点上,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修订完善和贯彻落实,又一次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号角,必将为党的建设注入强大正能量。 办好中国的事情,关键在党,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。人们记得,席大大总书记一句“全党必须警醒起来”,何其振聋发聩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、组织纪律,以之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。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到加大反腐惩恶力度,从强化巡视监督,到狠抓执纪问责,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,刷新了党风政风,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赞誉。 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,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。管党治党的丰富实践启示我们,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纪律严明、执纪有力,教育才有说服力、制度才有约束力、监督才有制衡力,才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。反之,一些党员干部党员出问题,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之所以变坏,往往都是从不守纪律、破坏规矩开始的。 从这个意义上说,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修订,坚持以必发888官网登录为根本遵循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纪严于法、纪在法前,就是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和道德要求,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与时俱进。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规律、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,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。 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,首先就要尊崇党章。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,新修订的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。《准则》紧扣廉洁自律主题,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、优良传统作风,坚持正面倡导、重在立德,树立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高标准。《条例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、廉洁纪律、群众纪律、工作纪律、生活纪律等“六大纪律”,开列负面清单,重在立规,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。这两项法规,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、破与立相结合。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这两项法规,树立高尚道德情操,严明党的纪律戒尺,就能把党章意识树起来、把党章权威立起来。 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,就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。纲举而目张,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打头的、管总的,可谓政治方向的导航标、言论和行为的衡量尺,是最为根本的纪律。大量反面案例也警示我们,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,任其发展,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,破坏党的政治纪律。严明党的纪律,首先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。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,只有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,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,才能真正做政治的明白人。 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,就要不折不扣抓好制度落实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,党纪党规不能挂在墙上、说在嘴上。贯彻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是一个系统工程。既要求各级党委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,严格按党规党纪办事,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心上,也要求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,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,还要求各级纪委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,不断传导倒逼压力。多管齐下、层层落实,才能令行禁止,保证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。 我们党是有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。从“加强纪律性,革命无不胜”的著名论断,到“进京赶考”前定下的“六条规矩”,从“一靠理想,二靠纪律”的经验总结,到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实践探索,党始终重视纪律建设,组织严密、纪律严明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。新征程上,以贯彻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为契机,探索建立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有效机制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我们就一定能为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,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。 |